首页   学院概况   通知公告   师资队伍   专业建设   党建思政   教学科研   学生工作   就业创业   学院成果   市域联合体 
当前位置: 首页>>学院概况
  学院概况  
 学院简介 
 学院领导 
 机构设置 
 学院院徽 
 学院大事记 
 
学院概况

   

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——工程装备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

教育部生产性实训基地——江苏省重大装备智能制造技术实训平台

教育部工业机器人领域职业教育项目——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中心

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——装备制造专业群“一核两制三层四维”职业素养培育模式构建与实践

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——“院园一体”“四螺旋”实践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

江苏省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——徐州市工程机械与智能装备产教联合体

江苏省首批现代产业学院——工程机械现代产业学院

江苏省首批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——旋挖钻机系列底盘智能装配典型生产实践项目

江苏省首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训平台——工程装备智能制造产教融合集成平台

江苏省首批区域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——徐州市重大装备制造实训基地

江苏省首批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——智造未来职业体验中心

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示范组合——校企协同工程装备人才培养基地

江苏省工程装备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

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现有在校生2600余人,拥有机械工程教研室、机械设计教研室、自动化教研室、智能装备教研室和机电实训中心5个教学单位,开设有机械制造及自动化、机电一体化技术、工业机器人技术、机械设计与制造、智能制造装备技术等5个专业,构建了完善的“高职-本科”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。专业群面向长三角江经济区和淮海经济区,对接先进制造业中的设计、制造、调试、维护、维修、技术支持等岗位群,毕业生就业遍布徐工集团、西门子、中国石化、中交集团、江苏中烟、中能硅业、国家电网等行业龙头企业。专业群形成了“院园一体”“四螺旋”实践育人模式、“一核两制三层四维”职业素养培育模式,助力江苏省传统产业升级、新兴产业壮大、未来产业培育,育人成果两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。

学院师资力量雄厚。现有教职工74人,企业兼职教师百余人,拥有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1个、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1个、江苏省职业教育工程装备智能制造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团队1个、江苏省“青蓝工程”教学团队1个。教职工中教授6人、博士8人、省“333”高层次人才3人、省“青蓝工程”中青年学术带头人4人、省“青蓝工程”优秀青年骨干教师7人、江苏工匠1人,专任教师“双师”比例达到93%。获聘江苏省产业教授5人,建成了“教授博士+企业高管+技术专家+大国工匠”结构化的混编教学团队。

学院实验实训条件优。校内实验实训建筑面积超过8000平米,资产总额超五千万元,教学、科研设备千余台套,国际国内先进的工程设计应用软件二十余种。建有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、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、省级实验实训基地(平台)5个、省级研发中心1个。学院与徐工集团、西门子(中国)、林德(中国)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有50多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,建成了当地离不开、业内都认可、国际可交流的协同育人平台。

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好。积极推行学分制改革,实施分类培养。近五年,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荣获二等奖2项、三等奖1项;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荣获一等奖3项、二等奖6项;江苏省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1项。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每年可以获得国家级、省级、校级等各类奖助学金30%以上。

学院社会服务成效显著。聚焦服务工程装备智能制造领域,与徐工集团合作获批江苏省首批“工程机械现代产业学院”,联合徐工集团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牵头成立了江苏省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——徐州市工程机械与智能装备产教联合体。学院每年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,技术服务到账金额500余万元,每年面向徐工集团等企事业工程技术人员和职工开展“旋挖钻”五项全能钻机手等10余个工种“三新”职业技能培训,赢得了行业企业和省内外同行的肯定与好评。

回首过去我们开拓创新,成绩斐然;展望未来我们踌躇满志,奋力拼搏。机电工程学院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和企业界开展更加广泛、全面的合作,严谨治学,努力开拓,谋求跨越式发展。(2024年11月更新)



关闭窗口

版权所有: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   
地址: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襄王路1号B16楼    联系电话:0516-85782858